无忧书城
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
无忧书城 > 历史小说 > 易中天品三国 > 结束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 四、逐鹿未必得鹿

结束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 四、逐鹿未必得鹿

所属书籍: 易中天品三国

鼎立之时,弱小的两方只有和平共处,甚至同舟共济,才能抵挡强大的一方。
  还是先从夷陵之战说起。
  作为汉末三国三大战役(官渡之战、赤壁之战、夷陵之战)之一,夷陵之战颇多不解之谜。比如田余庆先生的《<隆中对>再认识》一文,就说刘备的战争部署和指挥意图都“令人难解”。又比如诸葛亮对于此战态度史无明文,史家只能揣摩猜测。再比如这场战争的结局也出人意外,大获全胜的陆逊主动撤兵,战败了的刘备居然还要再战。据《三国志?陆逊传》,刘备败走白帝城后,东吴许多将领争相上表孙权,认为刘备必能擒获,主张乘胜追击。陆逊与朱然、骆统则认为曹丕正在调兵遣将,名义上是帮助吴国讨伐刘备,实际上包藏祸心,因此决定撤出战争。这对于蜀汉原本是好事,没有想到刘备反倒嘴硬。写信给陆逊,说现在贼人(魏军)已经到了江陵,朕也要再次东进,将军您看行吗?结果被陆逊抢白了一通,说你们的伤还没有养好,就不要再来送命了吧!刘备这才讲和。
  陆逊的决策完全正确,刘备也未必当真再来。他们其实都明白,魏、蜀、吴三家鼎足之势已成,谁也吃不掉谁。而且,任何一方坐大,其他两方就会来制约。所以,陆逊只能见好就收,刘备就更不会没事找事。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执政,又派邓艾使吴,两家重结盟好。鼎立之时,弱小的两方只有和平共处,甚至同舟共济,才能抵挡强大的一方。所以,黄龙元年(公元229年)四月孙权称帝,诸葛亮就不再讲什么“天无二rì,人无二君”的空话,毅然遣使祝贺,签订“互不侵犯条约”,承认东帝(吴帝)、西帝(蜀帝)并尊,还预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盘。
  这也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件大事。因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,所谓“三国”才在名分上成立了。尽管曹魏并不承认蜀汉和孙吴,孙吴和蜀汉也不承认曹魏,但吴蜀双方却是互相承认的。也就是说,他们双方都不再拘泥于所谓“正统”,公然承认天底下可以同时有两个皇帝,这实在是破天荒。
  在这里,更难转弯的是蜀汉。要知道,蜀汉可是一贯以“正统”自居的。反倒是原本就非“正统”,也不可能争到“正统”地位的孙吴比较洒脱,“并尊二帝”的方案也就由他们提出。实际上孙权早就想到了这一天。蜀汉建兴二年(公元224年)邓艾第二次使吴时,孙权对邓艾说,如果消灭了曹魏,恢复了太平,我们两国分治天下,岂不是很好吗?邓艾却说,天无二rì,士无二主。兼并曹魏以后,如果大王不知道天命在哪里(也就是不肯投降蜀汉),那么,贵我两国就只好“君各茂其德,臣各尽其忠”,大家都敲起战鼓来。那个时候,战争可才刚刚开始呢!孙权听了哈哈大笑,说你这话可真够实诚的!
  然而五年过去,不要说邓艾,就连诸葛亮也不说“天无二rì,士无二主”这话了。诸葛亮已经意识到,三国鼎立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既成事实,而“兴复汉室”则至少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其实岂止是不容易。在我看来,那根本就是不可能!据《三国志?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,陈群和桓阶劝曹操当皇帝的时候,就说过“尺土一民,皆非汉有”的话。汉王朝既然连一寸土地一个子民都没有,怎么能够复兴?
  最早明确指出这一“残酷”现实的是鲁肃。前面讲过,鲁肃“榻前对策”中,就明明白白告诉孙权“汉室不可复兴”。可是七年以后,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谈话时,却还说“汉室可兴”。甚至到了蜀汉建兴五年(公元227年),曹丕都已经死了,诸葛亮北伐前上《出师表》,还以“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”为号召。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的境界高于鲁肃,也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实在是不识时务,其实都不对。鲁肃并不是境界不高,而是目光敏锐;诸葛亮也不是死不开窍,而是有所追求。也就是说,他们一个面对现实,一个富有理想,但都值得我们敬重。
  三大战役共同特点就是都以战争发动者的失败告终。
  鲁肃的立场就是辅佐孙权,先成就“霸业”,再成就“帝业”。诸葛亮的立场则是辅佐刘备,先成就“霸业”,再“兴复汉室”。前期目标是一样的,终极目标却不同。鲁肃和诸葛亮能够成为朋友,却不能成为同志。这正如孙权和刘备可以结盟,却又各走各的道路,而且最终会要翻脸。翻脸,当然是两国利益冲突所致;道路不同,却是另有原因。
  先说孙权。孙权不是袁绍,他没有世家大族的背景;孙权也不是刘备,他没有皇族宗室的光环。就家庭出身而言,他有点像曹操。但曹操出身不好,是因为“污浊”;孙权出身不好,是因为“寒微”。不过,孙权可没有曹操那样“曾经在中央工作”的经验,以及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的优势。他只有一个杂号将军的头衔(讨虏将军),和一个不太稳定的割据政权(江东政权),不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。所有这些,都决定了他只能面对现实,在夹缝中求生存。因此,鲁肃的现实主义颇对他的胃口。
  刘备的情况又有不同。论家庭出身,刘备的条件比曹操、孙权都好。刘备是皇族,又是名儒卢植的学生,多少有些政治资本。他又会做人,军阀混战时,别人扩大地盘,他扩大声望,也形成了一个被范文澜先生称之为“武士强谋士弱”的小集团。所以,尽管也有人看不起他(比如袁术),但许多大军阀都对他礼遇有加。他投奔陶谦,陶谦表荐他为豫州刺史,后来又托以徐州。他投奔曹操,曹操表荐他为豫州牧、左将军。他投奔袁绍,袁绍“遣将道路奉迎”,又亲自出城二百里相见。他投奔刘表,刘表也是“自郊迎,以上宾礼待之”。
  军阀们看重刘备,当然是因为他在士族中有一定号召力。尤其是袁绍死后,士族和名士能够寄希望的也就是刘备了。诸葛亮的选择就是证明。他选择刘备,除了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即刘备是宗室。众所周知,诸葛亮是要“兴复汉室”的。这样一个“历史使命”,当然最好由宗室来完成。有一位宗室来牵头,起码可以仿效光武帝的成例。然而这时原来的几个宗室州牧都死了,刘繇和刘虞还丢了地盘。刘焉的儿子刘璋虽然接任了益州牧,却不成器。可选择的只有刘表。可惜刘表是个胸无大志气度狭小的人。相反,寄人篱下的刘备威望却高得多。所以,诸葛亮宁肯选择刘备,并为他做出“先得荆州,后夺益州,跨有荆益,以图天下”的战略规划。这就是著名的《隆中对》。按照诸葛亮的这个设想,刘备完全可以成霸业而兴汉室,成为光武帝之后的又一位存亡继绝的人物。
 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设想。正是这个设想,使诸葛亮刚一出山就不同凡响。但是,它也给诸葛亮出了难题,那就是一旦这一设想无法实施该怎么办?事实上,只要看一看三大战役,就知道许多事情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。这三大战役有什么共同特点?就是都以战争发动者的失败告终。官渡之战是袁绍发动的,袁绍失败;赤壁之战是曹操发动的,曹操失败;夷陵之战是刘备发动的,刘备失败。这究竟为什么?命也?运也?风水也?都不是。是什么?势也。时势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只能是后来那个样子。袁绍失败,因为门阀遇到军阀;曹操失败,因为南方对抗北方;刘备失败,则因为在此前提下,吴蜀两国都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成“偏霸”之业。此即所谓“中原得鹿不由人”。
  毫无疑问,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,面对并接受这个现实是痛苦的。曹丕不是理想主义者,所以他能向中原士族让步,搞“九品官人”。孙权也不是理想主义者,所以他能向江东士族让步,搞“吴人治吴”。诸葛亮却既不能搞“九品官人”,也不能搞“蜀人治蜀”,结果是蜀汉在三国当中最先灭亡。此乃幸也,抑不幸也?
  这就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,他就是荀彧。

无忧书城 > 历史小说 > 易中天品三国 > 结束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 四、逐鹿未必得鹿

发表评论

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

1大秦帝国 第一部 黑色裂变 2三国志 3卷一:木兰歌作者:熊召政 4史记三十世家 5大生意人5 : 突围作者:赵之羽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