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忧书城
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
无忧书城 > 历史小说 > 易中天品三国 >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

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

所属书籍: 易中天品三国

进过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说,孙权审时度势反复掂量,决定联合刘备对抗曹操。但是,进行这样一场风险很大的战争,不能不探讨军事上的可能性。那么,是谁为孙权做了可行性分析,孙权最后又是怎样决策和部署的呢?
  上一集我们讲到,鲁肃向孙权直陈利害,一针见血地指出“将军迎操,yù安所归”,从而使孙权下定对抗曹操的决心。但鲁肃只是帮孙权算清了政治帐,并没有帮孙权算军事帐,而这个问题同样重要。鲁肃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,因此他建议孙权立即召回正在去鄱阳(今江西鄱阳县)途中的周瑜。周瑜接到命令后,也立即回到了柴桑。
  这件事《三国志?鲁肃传》有明确地记载,原文是“时瑜受使至鄱阳,肃劝追召瑜还”。但《周瑜传》没有这麽说,而是说孙权召开紧急会议,大家都主张投降,遭到周瑜痛斥。为此,裴松之在为《周瑜传》作注的时候,很替鲁肃抱打不平。裴松之说,首先提出要抵抗曹操的,其实是鲁肃(建计拒曹公,实始鲁肃),周瑜的观点不过和鲁肃正好相同罢了(与肃暗同),这才能够“共成大勋”。可是《周瑜传》对鲁肃在前的谋划只字不提,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周瑜“独言抗拒之计”,只怕是故意要抹杀鲁肃的功劳(殆为攘肃之善也)。
  裴松之这话可能说得重了一点。陈寿那样写,倒未必是要“攘肃之善”,只不过惜墨如金,不想重复记载而已,否则就不会有《鲁肃传》里那几句话了。同样,周瑜的观点,也未必是“与肃暗同”,只怕是“明同”。否则鲁肃就不会建议孙权召回周瑜了。如果周瑜和张昭他们一样,也是个投降派,鲁肃把他请回来,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?鲁肃没有那么蠢。
  这样看来,《三国演义》里面那场“智激周瑜”的戏,就未免滑稽可笑而且荒诞不经了。按照《三国演义》的说法,第一,建议召回周瑜的不是鲁肃,而是所谓“吴国太”的主意。第二,周瑜也不是孙权召回的,而是自己回来的,是周瑜得到了曹军东进的消息,立即往回赶,结果“使者未发,周瑜已先到”。第三,周瑜回到柴桑后,并没有马上去见孙权,而是先见了东吴的文臣武将,后见了诸葛亮,第二天清晨才见到孙权。第四,周瑜和这些人见面时,态度极其暧昧,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。等到众人辞去,却又“冷笑不止”。第五,周瑜和诸葛亮见面时,大唱投降论调,弄得鲁肃一头雾水,知道诸葛亮扯出什么“揽二乔与东南兮”的所谓《铜雀台赋》,周瑜才跳将起来,原形毕露,也才有第二天会议上力主抵抗的慷慨陈词。这就是所谓“孔明用智激周瑜,孙权决计破曹操”。
  这里面显然有太多的虚构和戏说。比如“吴国太“,就是编出来的。所谓“吴国太”,乃是吴夫人的妹妹,和吴夫人一起嫁给了孙坚。这事于史无据,似乎也不大可能。据《三国志?吴夫人传》,当年孙坚见吴夫人(这时应该叫吴姑娘)才貌双全,打算向她求婚;而女方家族则“嫌坚轻狡”,准备拒绝,弄得孙坚又羞又恨。吴姑娘说,何必为了一个小女子惹出祸端来呢?如果所嫁非人,那也是命啊!吴家这才把她嫁给了孙坚。请大家想想,就连吴夫人自己,吴家原本都不想嫁的,怎么可能再搭上一个妹妹?
  那么,为什么会凭空冒出一个“吴国太”来呢?原来《三国志》对孙权的决策过程另有一套说法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和第四十四回说,鲁肃和诸葛亮回到柴桑后,鲁肃请诸葛亮在宾馆休息,自己先去见孙权。正好孙权和众人在讨论曹操的来信,大家都主张投降,只有鲁肃持反对意见。也就是说,鲁肃和孙权谈话,在孙权于诸葛亮谈话之前。这个顺序和《资治通鉴》不同,但显然合理得多。
  问题是,《三国演义》是要拔高诸葛亮的。为了拔高诸葛亮,就得贬低鲁肃,也就必须淡化鲁肃谈话的意义,更不能让鲁肃立即立功。所以,孙权虽然赞成鲁肃,却仍有疑问。于是鲁肃便建议孙权和诸葛亮谈,因此有了诸葛亮的“舌战群儒”,也有了诸葛亮和孙权的谈话。谈完以后,孙权对诸葛亮说:“先生之言,顿开茅塞,吾意已决,更无他疑。即rì商议起兵,共灭曹操。”这样一来,说服孙权的功劳,就是诸葛亮的了。
  但是,这时周瑜还没有出场啊!周瑜的作用,也不能视而不见忽略不计呀!于是《三国演义》便安排了这样的情节:孙权表态的消息传出,张昭等人都说中了孔明把东吴拖下水的奸计,又去游说孙权,孙权又犹豫起来。这个时候,鲁肃再来说什么,就没有用了。因为鲁肃这时已经有了“里通外国”的嫌疑,没有了公信力。何况,为了拔高诸葛亮,鲁肃在罗贯中的笔下已经定位为忠厚老实没有用的人,出不了这主意。这就要另找人说,而且得有一个说法。孙策的遗言“内事不决问张昭,外事不决问周瑜”,就是最好的说法。这话据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九回说,是孙策对吴夫人说的,孙权也知道。问题是此刻孙权自己想不起来,张昭来说也不合适,吴夫人又早在建安七年或者十二年去世(历史上有两种说法),也就只好给她编出一个妹妹吴国太来。当然,这位吴国太还有一个作用,那就是“佛寺看新郎”(第五十回),充当孙权嫁妹时女方的家长。
  其实,不但这位吴国太,就连孙策的遗言,也都是子虚乌有。但不这样,又如何增加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劳呢?实际上所有这些,都是为了让诸葛亮出场,以便他表演“智激周瑜”的好戏。这场戏是在深夜时分(至晚)表演的,故事大家都熟悉,不说也罢。在我看来,这是一场滑稽戏,而且三个人的形象都不好。鲁肃不用说,迂腐迟钝到可笑的程度。周瑜和诸葛亮,则一个装腔作势,一个yīn阳怪气。三人刚一开谈,周瑜就装出一副投降派的样子,大放力主投降之厥词。结果鲁肃“愕然”,诸葛亮“冷笑”。“愕然”是有道理的,因为在鲁肃看来,周瑜当然应该是主战派。何况事先周瑜已经给他吃过定心丸:“子敬休忧,瑜自有主张。”怎么转眼之间就变成投降派了呢?这就该过过脑子。也就是说,愕然之后应该是思考。然而鲁肃不,当真跟周瑜急。这哪像一个发表过东吴版《隆中对》的政治家?
  诸葛亮的“冷笑”就更可笑。以他之聪明睿智和明察秋毫,难道看不出周瑜是在装?居然跟着起哄,话说是也很没有格调和地位。他对鲁肃说,子敬啊,你怎么和我们刘豫州一样不识时务?你看刘豫州现在是什么下场?公瑾兄的主意多好,荣华富贵也能保住,老婆孩子也能保全,国家兴忘什么的,管他呐!这像是诸葛亮吗?
  周瑜也可笑。明明是“承伯符寄托,安有屈身降曹之理”;“自离鄱阳湖,便有北伐之心”;却偏要等诸葛亮扯出什么《铜雀台赋》,才勃然大怒说“吾与老贼势不两立”。请问这是逐鹿中原,还是争风吃醋?这是赤壁之战,还是特洛伊战争?
  当然,《三国演义》这么写,道理也不是没有。有什么道理呢?就是周瑜后来说的:“适来所言,故相试耳!”原来周瑜是在试探诸葛亮。周瑜为什么要试探诸葛亮呢?因为按照《三国演义》的性格定位,他这个人气量狭窄心眼小。心眼小,就容易怀疑别人,也就要试探。问题是你不能光讲性格,也要讲道理。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合作,代表的有是有着各自利益的集团,一般地说,也都是要试探一下的,何况江东集团和荆州集团原本关系不好。但是,第一,这种试探应该是双向的,为什么诸葛亮不试探孙权,不试探周瑜?第二,试探总要有内容,不能为试探而试探。那么请问,周瑜要试探什么呢?立场?态度?诚意?用不着吧!事情是明摆着的。刘备集团如果可以投降曹操,跑来求你干什么?这正是诸葛亮不试探孙权和周瑜的原因。也就是说,刘备已走投无路,只能“求救于将军”。这个时候,就算孙权有投降的打算,诸葛亮也得硬着头皮把他扭过来,拽回来,他何必要试探?他既然已经别无选择铁了心,你又试探什么?
  所谓“智激周瑜”就更没有道理。我们知道,诸葛亮是“未出隆中,已知三分”的,可见他平时十分关心时局,对东吴方面的情况也相当熟悉,不会不知道周瑜的一贯态度和一贯立场。就算以前不太了解,在从夏口到柴桑的旅途中,他也应该向鲁肃打听清楚了。诸葛亮是何等做事认真的人,承担的又是何等重大的任务,他怎么可能不事先了解一些情况,又怎么可能不去了解周瑜这样的重要人物?这时 ,鲁肃和诸葛亮已经成了朋友,又有共同的主张。就是诸葛亮不问,他也会主动介绍周瑜。因此,诸葛亮应该清楚地知道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也应该清楚地知道周瑜根本就用不着“激”。
  那么,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一句话:“铁杆鹰派”。事实上,鲁肃之所以建议孙权召回周瑜,不但因为周瑜既懂军事,又熟悉情况,还因为周瑜是“铁杆鹰派”。这恐怕是更重要的。建安七年(公元202年),袁绍病死,曹操气焰嚣张,责令孙权送子弟做人质。当时张昭等人“犹豫不能决”,是周瑜义正词严地说服孙权,拒绝了曹操的要挟。也就是在那一次,孙权的母亲吴夫人明确表态,让儿子把只比孙策小一个月的周瑜看作自己的兄长。周瑜既然是这样的人,“智激”云云,岂非多余?
  或许有人会问,难道周瑜过去态度强硬,这回就不会软弱?过去是“鹰派”,这回就不会变成“鸽派”?不会。因为周瑜的这种态度并非莽撞冲动的一时兴起,而是rì积月累和深思熟虑的结果。《三国志?周瑜传》告诉我们,周瑜是孙策的“铁哥们”,从小一起长大,而且“独相友善”,已达到“升堂拜母。有无通共”的程度。后来孙策在袁术那里不得志,带领部下离开袁术到历阳(今安微省和县),手下只有五六千人,是周瑜“将兵迎策”,辅佐孙策荡平江东。孙策去世后,又是周瑜率先支持孙权,和张昭一起成为孙权的左膀右臂。据《三国志?鲁肃传》,周瑜还对鲁肃说,现在是“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”,而孙权是一定能够成就帝业的,鲁肃这才投奔了孙权。可见周瑜和孙权的关系,就像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,那是不会变的。他对孙权和曹操的态度中,也既有感性的成分,又有理性的成分,因此完全靠得住,既不用试探,也不用智激。
  实际上这一次周瑜的态度也很明朗。在孙权召开会议上,周瑜充分表现出他中流砥柱的英雄本sè,说话掷地有声。据《三国志》本传,周瑜在会上说,曹操“托名汉相,其实汉贼”。以将军之“神威雄才”兼“父兄之烈”,要做的事情,应该是“横行天下,为汉家除残去秽”。何况曹操自己来送死,岂有我们反倒投降之理(况操自送死,而可迎之邪)?
 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,而且也是必须说的。因为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。只有政治上正确,自己才是“正义之师”,也才能鼓舞士气。问题是政治上的正确并不等于军事上的可行,“鸽派”的意见也并非全无道理。在他们看来,曹操无异于豺狼虎豹(曹公豺虎也),且又“挟天子以征四方,动以朝廷为辞”,本来就不好对付。如果再公开和他翻脸,事情就更不好办(今rì拒之,事更不顺)。何况江东方面赖以为据的,就是长江。但是现在曹操已经占据了荆州,获得了江陵的舰船和刘表的水军,长江天险“已与我共之矣”。再加上曹操原本人多势众,船马并行,水陆俱进,双管齐下,哪里抵挡得住?显然,重要的不是该不该“除残去秽”,而是能不能“横行天下”。至少是,所谓“操自送死”究竟有没有根据。
  周瑜当然不会想不到这一点。针对“鸽派”的担忧,他指出了曹操这次出征的四大弊端。本土不安,后患未除,贸然南下,此其一;放弃鞍马,使用舰船,舍长就短,此其二;寒冬十月,马无草料,给养不足,此其三;劳师远征,水土不服,必生疾病,此其四。周瑜说,这四条,都是兵家大忌,曹操却一条不落地都犯了。我看活捉此贼,就在今rì!请将军给我三万精兵,周瑜保证为将军打破曹操!
  这和诸葛亮的判断是一致的,可谓“英雄所见略同”。诸葛亮的判断,我们在上上集讲过了。他指出了曹操此战的三大问题:劳师远征,舍长就短,人心不服。尤其是曹操远道而来,长途跋涉,本来就很疲劳。再加上他求胜心切,轻起兵“一rì一夜行三百余里”,结果使自己变成了“势不能穿鲁缟”的“强弩之末”。这就犯了兵家的大忌。诸葛亮说,依兵法,犯如此大忌者“必蹶上将军”。
  诸葛亮这番话,是对孙权“豫州新败之后,安能抗此难乎”问题的回答。那么,孙权和诸葛亮的这才谈话是在什么时候?我认为应该是在和鲁肃谈话之后,和周瑜谈话之前。具体时间,就是在鲁肃建议召回周瑜,周瑜也正往回赶的那个空档。因此可以说,诸葛亮和周瑜一起,粉碎了曹操不可战胜的神话。
  总之,鲁肃帮孙权算清了政治账,诸葛亮帮孙权算清了联盟帐,而且和周瑜一起算清了军事帐。鲁肃解决了该不该的问题,诸葛亮和周瑜则解决了能不能的问题。现在孙权心里有数了,于是亮出底牌:“老贼yù度汉自立久矣,徒忌二袁、吕布、刘表与孤耳!今数雄已灭,惟孤尚存。孤与老贼,势不两立!君言当击,甚与孤合,此天以君授孤也。”请注意,曹操此刻已不再是“曹公”,而是“老贼”了。这显然这能是在决心下定之后。据《三国志?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,为了表示这个决心,孙权拔出刀来砍断案角,声sè俱厉地说,再有人胆敢主张投降曹操的,他的下场就和这案子一样。
  大约也就在这天晚上,周瑜和孙权有一次单独谈话。据《江表传》,周瑜说,我那些尊敬的同事只看到曹操的来信,说有八十万大军,就无谓地紧张起来。他们甚至都不去核实一下,就发表立即投降的意见,实在没有道理。现在周瑜就为主公算一笔明细帐。老贼率领的北方军队,充其量不过十五六万,而且疲劳不堪。收编的刘表旧部,也不过七八万人,而且狐疑观望。以疲劳不堪之师,率狐疑观望之众,人数虽多,又有什么可怕?只要周瑜五万精兵,就足以对付这二十多万没有战斗力的队伍。请将军不必犹豫!
  孙权听了这话,便抚着周瑜的背(抚背)说,公瑾呀,你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。子布(张昭)他们,只顾自己的小家庭、小算盘,很让我失望,只有公瑾和子敬,和我想法相同。这是上天派你们二人帮助我啊(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)!五万人马,短时间内很难结集。我已经选好了三万人,舰船、粮草和武器也都准备完毕。请公瑾和子敬、程公(程普)先行一步,我在后方“续发人众,多载资粮,为卿后援”。公瑾兄能够对付曹操,那当然好。如果不利,就回来,本将军亲自和他曹孟德决一死战。
 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三句话:“独卿与子敬与孤同”;“已选三万人,船粮战具俱办”;“邂逅不如意,便还就孤,孤当与孟德决之”。这就再次证明,此前孙权已有参战打算,连人马、舰船、粮草和武器都准备好了。这次谈话,则坚定了孙权的信心。于是任命周瑜、程普为左右督(正副总指挥),鲁肃为赞军校尉(参谋长),率领吴军向西与刘备会合。
  据《三国志?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,这时刘备已经按照鲁肃的安排,从夏口到了樊口。当时“诸葛亮诣吴未还”,曹军又一天天逼进,刘备心急如焚,天天派人守在码头,终于盼来了周瑜的救兵。刘备派人去劳军,周瑜说,军务在身,不敢擅离职守。如果豫州能屈就,那是周瑜十分盼望的。刘备对关羽和张飞说,是我们主动和东吴方面结盟的。如果我不去,恐怕就显得没有诚意。于是便来了个“单舸赴会”的故事(实际上是双方都“单刀赴会”),不知道刘备真有“单舸赴会”。这也可见刘备确实是英雄。
  刘备见了周瑜,想必自有一番慰问。但他最关心的,显然还是军情。刘备问:“今拒曹公,深为得计。战卒有几?”周瑜说,三万。这个数字显然不能让刘备满意,也无法让他安心。顺便说一句,《江表传》甚至说刘备根本不相信周瑜能胜利,还存了一个小心眼,故意“差池在后”,自己带了二千人和关羽、张飞在一起,不和周瑜联合。这事孙盛认为不实,是“吴人yù专美之词”。这个且不管它,刘备不放心应该是可能的,就说太少了(恨少)!然而周瑜却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地说,三万人足够了!请刘豫州放宽心思看我破敌吧!
  周瑜的态度自然是英雄气概,刘备的担心也不无道理。周瑜的三万人马,加上关羽的一万和刘琦的一万,总共也才五万;而按照周瑜的测算,曹操那边少说也有二十万人。五万对二十多万,打得赢吗?
  答案是现成的,那就是周瑜指挥的孙刘联军在赤壁打破曹军。曹操焦头烂额,丢盔弃甲,狼狈逃窜,在周瑜和刘备的夹击下一路狂奔,幸得张辽、许褚等人的接应方才脱险。周瑜和刘备的部队则水陆并进双管齐下,追击曹操直至南郡城下。曹操留征南将军曹仁和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,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,自己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北方,而且再也没有来过。
  这就是赤壁之战。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,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和评价。但是,也有学者认为,当时曹操其实只有五千人,赤壁之战不过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遭遇战,战争的规模被历史扩大化了。这当然是一家之言。但这场战争在历史上聚讼纷纭,倒是事实。包括战争的目的、规模、时间、地点、胜败原因,历史学家都有不同意见。比方说,有学者认为,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,是遇到了“**”或者“禽流感”,只好自己把船烧了撤退。这是有曹操的话为证的。据《三国志?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,赤壁之战后,曹操曾写信给孙权,说“赤壁之役,值有疾病,孤烧船自退,横使周瑜虚获此名”。那么我们要问,是这样吗?还有,《三国演义》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,其中许多故事脍炙人口,比如“舌战群儒”、“智激周瑜”、“借刀杀人”(第四十五回周瑜要诸葛亮去“断操粮道”),“草船借箭”、“阚泽献书”、“庞统献计”,以及“苦肉计”、“借东风”等等,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。因此我们也要问一句:有这事吗?
  请看下集:赤壁疑云。

无忧书城 > 历史小说 > 易中天品三国 >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

发表评论

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

1大秦帝国 第一部 黑色裂变 2金瓯缺作者:徐兴业 3大生意人2 : 谋势作者:赵之羽 4大生意人4 : 舍得作者:赵之羽 5大生意人7 : 结局作者:赵之羽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